日前,記者走進銀川頂津食品有限公司,隨著訂單量大幅增加,生產車間里一片繁忙景象。只見一瓶瓶2升容量的果汁飲品在智能化生產線上飛速下線,經過吹瓶、灌裝、封蓋、縮標、裝箱等一系列工序后,等待抽檢,隨即裝車發往寧夏及周邊地區,全力迎接節日消費高峰。
訂單增加的背后,是什么支撐生產線“馬不停蹄”?公司制造處處長周斌向記者介紹,之前的舊包裝機故障率高,時不時出現封箱不良的情況,工作人員靠經驗一點點調整,既耗時費力又影響生產進度。
去年上半年,依托我區大規模設備更新利好政策,該公司積極申請銀川市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29個,對生產線進行了一次全面的“煥新”。從吹瓶一體機、配套傳輸帶到紙箱包裝機、融糖高速攪拌機,再到550毫升模具等,更新后的紙箱包裝機數字化、自動化程度更高,調整更加精準,生產效率提升了5%,每年可以幫助企業節省48萬元的水電費。
周斌自豪地介紹,嶄新的生產線促使整體生產效率從90%提升至95%,不良率從0.05%下降至0.01%,單日飲料產值最高可達32萬標準箱。
“就拿我們淘汰替換高耗能冰水機來說,單這一個項目落地投產,每年將節省360萬元的水電氣能源消耗。”周斌說,設備更新不僅帶來的是設備新與舊的變化,也為企業降本增效、節能降碳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。嘗到“以舊換新”的甜頭,去年下半年以來,該公司追加投資1166萬元,新增1套污水處理系統、淘汰替換舊縮標機、老舊空壓機冷卻塔等一批生產設備,并改造調配桶、UHT轉子泵、冰水板換等設備,綜合產能提升2%。
今年,該公司將繼續投資2880萬元,進行立體庫消防工程、物料傳輸帶、化學品集中供應、活性炭沖洗水回收、碼垛機、繞膜機、污水站二期、污水除臭及廢氣治理等生產設備更新改造,爭取銀川市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,促進企業數智化、綠色化轉型升級。
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,去年,我區加力落實“兩新”政策措施,累計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23.83億元,支持工業、環境基礎設施、交通運輸、教育、醫療、文旅、老舊住宅電梯改造、回收循環利用等領域的73個項目建設,撬動投資110.22億元,有力推動重點行業設備更新、技術改造、轉型升級,拉動全區投資增長。(記者 馬雨馨)